《经营能量》片段|上滑↑↑阅读
”太“说的就是“极”的意思,无极叫太,说明最的最高级。古代只有皇帝的母亲叫“太”,就说明能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帝王将相,称之为“太”。
比如说周文王的母亲,叫太任,把儿子培养成了周文王,周文王娶了一个非常贤惠、非常智慧的妻子,叫什么?叫太姒!他俩又生了一个周武王,把自己的儿子、老公都培养成了帝王将相之才。
所以古代,做女人/做母亲都想成为像她们这样的女人,所以“太太”这个词就是从这来的。
以后老公出门带你给别人介绍说这是我太太,你就浑身颤抖,就问自己一句话,我真的是太太吗?我真的把我老公培养成帝王将相之才了吗?如果没有就不能是太!
太太是汉语词语,读作tài tai,出自《两般秋雨盦随笔·太太》,对长辈妇女的尊称,现在指对已婚妇女的尊称(带丈夫的姓)。
太太称呼的起源于周族太王古公亶父有贤妃曰"太姜",即泰伯、仲雍、季历三兄弟之母。
太姜有美色,而且性情贞静柔顺,并且极有智慧。教导诸子,至于成人,从来没有过失。古公谋事,必与太姜互相商量。随便古公要迁徙到什么地方,她都不辞劳怨,顺从追随。
季历即位,又娶有贤妃曰"太任",史载,称其端庄诚一,德行无缺失。及有身孕,即自开始胎教,所谓"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淫声,口不出傲言",因此而生文王。
文王又有贤妃,曰"太姒"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说:"武王同母兄弟十人,母曰太姒,文王正妃也。"《列女传》称其"生十男,亲自教诲。自少及长,未尝见邪僻之事。文王继而教之,卒成武王、周公之德。"
周室由古公亶父到季历、文王三代,都有贤妃良母助兴周室。所以能形成姬周王室七八百年的宗室王朝,都是由其上辈"齐家、治国"的德育教化而来,并非偶然的提三尺剑,一战功成而得的天下。因此,后世尊称别人的妻子叫"太太",便是从周室有三位"太"字辈贤妻良母,母仪可风的典故而来,并非是随随便便的口头语。
展开全文
汉哀帝时,"太太"原为尊称老一辈的王室夫人。到后来,汉室又称皇太后为皇太太后。太太的称谓,汉代在贵族妇女中逐渐推广起来。明代时称太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:"凡士大夫妻,年来三十即呼太太",即司眷属,中丞以上的官职才配称太太。清朝的人,则喜欢叫家庭主妇为太太,不过都以婢仆呼女主人的居多。
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,太太的称呼开始泛滥,从大帅到芝麻绿豆官,其眷属都可相称太太,官太太、经理太太、校长教授太太,到处都是,不过无形中多少还有些限制,至少是在有知识阶层之上。
对外开放以来,随着港澳台和外籍华裔、侨胞的归乡入里,"太太"的称谓同小姐、先生一样又时髦起来,成为人们对朋友间已婚女子的敬称,而且从广泛性来说似乎已更少含有什么官职的味道,变得更平民化了。
都说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,其实女人才是家庭的“定海神针”。一家人的生活琐碎由她操持,一家人的喜怒哀乐要她关怀,她不仅出门要干好工作,进了门还要经营好家庭。幸福是一把钥匙,而这钥匙就攥在妻子的手里!荐|妻子决定一个家的幸福(点击阅读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